時間:2022-11-27 19:24來源:E通航 作者:直升機
![]() 貝爾505直升機“中國直升機市場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一些關鍵的應用領域尚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貝爾亞洲董事總經理郝欣東(Jacinto Monge)近期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直升機緊急醫療救護(HEMS)、搜索搜救、護林滅火以及各類能源應用等領域上,目前市場上的民用直升機數量仍然有待增加。近年來,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開始使用直升機進行商務出行,同時,包括直升機跳傘等一系列新興的直升機應用也開始涌現。”據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建志旭、陳國軍8月23日在微信公眾號“國際航空”發布的《民用直升機技術發展展望與思考》中介紹,“民用直升機是低空通航體系和國家救援體系的核心要素。由于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懸停、超低空貼地飛行等其他航空器所不具備的特點,直升機在應急救援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國內私人航空市場方興未艾,海上油氣服務、搜救和緊急醫療服務、警務執法和通航應用等民用直升機應用需求增長明顯,民用無人直升機市場需求呈現井噴式發展。” 在今年11月8日至11月13日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期間,多個國內外直升機制造企業、直升機下游企業的高管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正加大國內直升機市場的布局,并看好新興通航領域的未來發展。 外資企業紛紛加碼國內布局與合作 貝爾亞太董事總經理郝欣東(Jacinto Monge)在近期舉行的媒體分享會上表示,中國市場對于貝爾直升機意義非凡。近年來,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貝爾在亞太地區的第二大直升機市場,市場規模僅次于澳大利亞。藉由中國市場強大的驅動力,目前貝爾亞太地區的市場總量已與歐洲持平。 目前,貝爾在中國民用渦軸直升機市場上約占35%的市場份額,主要代表機型包括貝爾407、貝爾505、貝爾429等。其中,貝爾407是中國民用直升機市場上的主力機型之一,目前貝爾已向中國市場交付了超過100架貝爾407機型。貝爾505機型是貝爾所有民用直升機中市場增量最快的機型,自2017年底獲得FAA認證以來目前已有超過400架貝爾505交付全球客戶,中國則是貝爾505機型在北美地區以外的最大單一市場。 對于中國的業務布局,郝欣東表示,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發展本土化的客戶支持服務體系。據介紹,貝爾是國內唯一擁有獨資本土服務體系的海外直升機制造商,目前公司在江蘇鎮江設有中國客戶服務中心(MRO),在上海設有中國航材保障中心,此外,公司還授權國網通航和南航通航經營貝爾429和貝爾407授權維修中心,全新的貝爾407授權交付中心也將于今年年底在陜直股份位于西安的基地設施中正式啟用。 “直升機不只是生產制造而已,也要提供綜合的支援解決方案,如果直升機要實現所有功能,就必須建立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而這個系統需要有相應配套的服務來支持。”在中國航展期間,空中客車直升機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柯霖(Colin James)接受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小范圍媒體群訪時表示,若想發展中國市場,在緊急醫療服務方面或者是在能源基礎設施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加強培訓技術人員、專業的飛行員,需要物流人員、備件,還要建立支援中心并要有持續的運營管理等。 “我們需要把這些都結合起來,建立一個成熟的系統,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直升機高效運轉?紤]到中國市場規模以及與中國的合作情況,空客直升機現在主要發展方向是進一步的提高對中國合作伙伴的支持,并加強與中國合作伙伴的合作。”柯霖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引進生產AS365海豚直升機以來,空客直升機就與中國航空業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談及與航空工業的競爭與合作,柯霖表示,“航空工業是我們長期的合作伙伴,H175/AC352直升機,雙方已有16年的合作歷史,其中AC352于今年完成了取證的工作,雙方合作的基礎是能讓航空工業銷售自己的AC352直升機。針對H175/AC352項目,我們和航空工業也在加深彼此合作,AC352方面我們還可以共同做得更多,因為直升機需要持續提升執行任務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改裝等來進行升級,對H175/AC352來說,雙方未來還有很多可以合作的事情,航空工業在中國也會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空中客車直升機隸屬空中客車旗下,是全球最大的直升機制造廠商,2021年共獲得419架直升機訂單,去年全年累計交付338架直升機,在全球渦軸直升機市場份額達到52%?湛椭鄙龣C于2006年12月在中國成立了空客直升機中國公司,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成都、武漢、哈爾濱和青島設有分支機構。2009年,空客直升機在香港建立了亞太區客戶服務中心(CSC)。截至今年上半年,空客直升機占中國35%的市場份額,共交付330余架直升機,服務91家客戶。 無人直升機技術或成直升機領域發展趨勢 “我們也需要考慮未來市場的發展方向,比如是需要直升機有更長的里程、更快的速度,還是需要具備自動駕駛的性能。”柯霖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空客現在已經具備無人直升機的技術,有兩種直升機有無人駕駛的選項。“無人機所涉及的技術對直升機的發展也有益處,無人機的電動化或者越障方面的技術未來都可以使用在直升機上,可能使直升機價格更便宜、更安全,也可以有多種功能執行更多的任務。” 針對無人機和傳統載人直升機的關系,郝欣東表示兩者并無競爭關系。在一些關鍵領域上,直升機大載荷、大航程、高可靠性的優勢仍然無可替代。郝欣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貝爾直升機始終將飛行安全擺在首位,其直升機產品通過各類科技配置確保飛行安全。其雙通道數控發動機和全數字化航電系統均能有效降低飛行員工作負擔,使飛行員將主要精力放在環境感知上,從而提高飛行安全。“無論是技術還是服務,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提供安全、可靠的飛行體驗。” |